醫療科技創新惠及萬千群眾
近年來,云南省多所醫院研究團隊瞄準臨床難點和熱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在醫學理論、醫療手段、醫療器械等方面取得一批顯著成果,不少研究和技術走在了國內乃至世界前列,其應用惠及云嶺廣大群眾。
在近日舉行的2017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云南省相關醫院主導的生物材料植入感染形成及臨床研究、結直腸腫瘤防治康復新技術體系建設及推廣應用、骨科個性化精準內固定核心技術發明與應用、云南名老中醫治療皮膚病學術思想及應用示范等科技創新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受到表彰。
潛心研究
關注世界性難題
“手術縫線、胃管、人工瓣膜、人工關節等這些都涉及生物材料的植入,在臨床中不少患者因為植入物感染不得不再次接受手術!崩ッ麽t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胸外一科副主任醫師雷玉潔說,目前,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約占醫院內感染的50%,因其高達60%的死亡率成為了全球范圍內亟待解決的醫學難題之一。
自2006年來,雷玉潔課題組針對臨床中生物材料植入感染開展研究。通過多年努力,課題組建立了生物材料植入感染檢測關鍵技術,并在以往對生物材料植入單一病原菌感染研究的基礎上,對多種病原菌引發的感染特點進行了闡述,構建多類臨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體內外模型,為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模型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同時,該課題組針對免疫力低下人群,特別是腫瘤患者生物材料植入感染防治中材料、病原菌、宿主免疫三者間作用及機制進行研究,創新性地提出“通過增強宿主免疫功能防治生物材料感染”的模式,在臨床驗證中取得顯著成果,間接降低了患者植入物感染的風險,目前這一研究成果受益患者超過1萬余人。
“多年來,課題組在國內外發表論文71篇,培養醫用生物材料植入與科學研究方向博士生8名,碩士生16名,不少研究走在了該領域的前沿!崩子駶嵔榻B,未來課題組將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研究拓展到金屬及其他植入物領域,力爭使更多成果惠及患者。
多年付出
提升患者生存率
歷時20年,對云南結直腸腫瘤發病規律及臨床特點進行研究;對20余萬人進行結直腸癌篩查和高危人群干預研究,建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篩查體系云南模式;建立具有云南民族多樣性基因特點的結直腸腫瘤樣本庫和開放使用數據庫……對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的董堅項目團隊來說,深入的研究和辛勤的付出只為提升云南結直腸腫瘤的早期診斷率和5年生存率。
“相比國外,我國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較低,這一方面是篩查工作做得不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醫療水平地區差異性大!痹颇鲜∧[瘤醫院副院長董堅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結直腸癌的早期發現和篩查測試對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結直腸腫瘤防治康復新技術體系建設中,該項目團隊共收集組織、血液及DNA樣本5483人份,其中遺傳性大腸癌家系137個(1006人份),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云南省結直腸腫瘤樣本庫”及“云南省遺傳性腫瘤樣本分庫”;經過對云南省特有民族遺傳性結直腸癌樣本研究,發現腫瘤抑制基因APC同義突變與大腸癌早期發生高度相關,將其命名為APC486s,可以作為早期篩查靶標;首次闡明了相關趨化因子協調作用是促進結直腸癌定向肝轉移的主要分子機制。
自2012年起,該項目團隊多個研究成果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南通市腫瘤醫院、昆華醫院等24家單位推廣應用,項目推廣應用40余萬人次。
個性定制
實現數字化應用
在位于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門診大樓地下的骨科創新與轉化技術研究中心里,該院骨科主任熊鷹指著眼前的3D打印設備說:“OBS數字化個性內固定技術,以其產品的創新和數字化應用,讓精準醫療理念運用到骨科中,推進了醫療技術的進步!毙茭椏谥械腛BS數字化個性內固定技術正是基于其團隊自主研發的橋接組合式內固定系統產品。
針對以往骨科內固定器械多為統一標準的鋼板,其設計結構、生物學、生物力學性能存在缺陷,會導致患者體內金屬斷裂、骨折不愈合等現象的問題,熊鷹團隊與國內多個醫院開展合作,經過12年的技術研發,開發出由棒、釘、塊多個規格,經組配鎖定連接而構成內支架結構,這一器械可根據患者骨骼具體情況以及骨折的具體類型而定制,讓治療方案因每一個患者而不同。
為進一步提升個性化內固定的精準度,該項目團隊在器械開發的基礎上將3D打印技術和數字骨科技術融入個性化內固定技術之中,通過術前對被固定骨質進行3D模型打印和生物力學分析,進行個性化配置,實現術前方案定制,這一技術為骨科疑難病例、復雜病例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途徑,同時也走在了世界內固定器械研發和骨科疑難病例治療領域前列。
據介紹,目前骨科個性化精準內固定核心技術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過國內外數百臨床醫院及數千例病例臨床應用得以證實。該技術已被國家相關部委、省衛計委及省科技廳納入創新技術推廣及惠民項目推廣。
繼承創新
展現名方新風采
走進云南省中醫皮膚病?漆t院,前來問診的病人絡繹不絕!2017年,云南省中醫醫院加掛云南省中醫皮膚病?漆t院牌子,僅去年門診接待皮膚病患者就達11萬人!痹卺t院院長溫偉波看來,患者選擇來到省中醫醫院就診是對醫院多年來在繼承創新中實現中醫、中西結合皮膚病?、專病發展的肯定。
1987年,已故名老中醫劉復興教授創建云南省中醫醫院皮膚科,其因善用蟲藥攻克皮膚瘡瘍頑癥而聞名。近年來,由云南省中醫醫院副院長葉建州領銜的研究團隊通過文獻整理、流行病學調查、基礎研究、臨床觀察等系列研究總結,汲取劉復興教授治療皮膚病的臨床經驗,對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的病因病機、中醫癥候、醫院內中藥制劑研發應用等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攻關,讓名醫名方在新時期煥發出新活力。
在研究中,該團隊以劉復興教授及其他名中醫系列經驗方為基礎,就云南常見、多發、難治的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天皰瘡、日光性皮炎5種皮膚病制定了中西醫結合診療規范,及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3種優勢病種的中醫臨床路徑。近5年,省中醫醫院應用診療方案治療相關皮膚病患者近30萬例,研究成果已逐步在全省20多家醫院推廣應用。
同時,該研究團隊先后創新研發15種醫院中藥制劑,通過多年的臨床應用,治療患者超過60萬余人次,并在全省中醫醫療集團70余家單位推廣,開創了全國中醫皮膚病院內制劑的流通應用先河,起到了良好示范效應。
記者 季征
(來源:大眾網)